從10月13日開始,直到世博結束,手持綠色出行低碳交通卡的游客,都可以走“綠色通道”快速參觀國家電網館,這是國家電網館參與世博綠色出行項目的舉措。
事實上,在9月下旬,隨著“綠色出行低碳館”榮譽證書被懸掛到墻壁上,“綠色出行”通道開通,國家電網館就正式加入了世博綠色出行項目。這個項目誕生在“低碳世博”的大背景之下,由上海世博局、上海環保局和美國環保協會共同發起的。每張“世博綠色出行低碳交通卡”都含有1噸經過認證的二氧化碳指標,這個活動將讓更多的公眾以簡單的方式參與自愿碳減排。
在整個世博園區,一份更大的低碳“線路圖”也一直在悄然的實施中,早在2010年6月5日,上海世博局、上海市環保局、發改委、教科委就聯合發布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低碳世博”總體方案》,框定了接下來的半年中,世博園區的減碳方案。上海世博園在低碳方面明確了幾個方面的主要任務,一是在世博園區的規劃、建設、運營各環節全面落實低碳措施;二是在世博園區集中展示低碳技術、產品和實踐,積極推廣低碳成果;三是推進各類碳補償項目的實施。
作為“責任央企”的形象展示,作為低碳場館的代表,國家電網館從場館節能減排,到智能電網實踐低碳理念,智能電網展示未來生活,都為“低碳世博”壯美畫卷描下了重要篇章。
(一)回歸自然,實踐低碳
世博園區的自然能量應用,應*太陽能光伏發電。從建設之初,世博園區就大規模應用了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演藝中心等屋頂和玻璃幕墻上安裝了總裝機容量超過4.68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設施,預計年可減排二氧化碳4000噸,是國內面積Z大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示范區。作為“東方”的中國館,則以層層出挑的造型設計,在夏季可自然形成上層對下層的遮陽;白天,頂部和外墻上的太陽能電池蓄存電能,晚上,高科技的冰蓄冷技術利用夜間用電低峰時的電能制冰,用于白天釋放冷源。整個中國館節能超過了國家規定的節能標準。
通過對比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這種充分利用自然能量,循環使用能量的理念,這些代表未來方向的技術,在國家電網館得到了驚人一致的實踐和運用。
首先,在國家電網館,參觀者將充分感受“回歸自然、極盡環保”的可能。例如,建筑師采用“建筑自遮陽”設計,利用夏季主導風向,形成*的“穿堂風”,帶給參觀者陣陣清涼。館內通過“向日葵”系統引入的自然光,也成為了*的照明光源。這些技術盡可能的利用了可持續的綠色能量,以Z生態、*的方式,減少了碳排放,也節約了能源。
作為某媒體評選出“2010上海世博會Z節能場館”之一,國家電網館巧妙利用各種自然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及各種裝置(如地緣熱泵、冰蓄冷),并由綜合能量系統進行管理,建成了一個全新的節能型智能展館。
據統計,運營至今,國家電網館通過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國家電網館清潔能源總發電量為69萬kwh,等效于節省煤242噸,減排二氧化碳649噸,為整個場館節電約60%。作為參與低碳世博事業,為改善變暖問題作出努力的場館,國家電網館也被世博綠色出行項目授予了“綠色出行低碳館”榮譽證書。
(二)智能電網實踐低碳理念
上海世博園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包括9個示范工程和4個演示工程,是國內*智能電網綜合示范項目。作為世界上*涵蓋“調度、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六個環節和通信信息支持平臺”的已建并投運的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上海世博園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全面提高了電網的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和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保障了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同時提高了節能減排能力,成功的演繹了“低碳世博”。
接入世博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的,包括風電、太陽能光伏等清潔能源,以太陽能和風電為例,崇明前衛村光伏電站,發電容量1051kW,于2007年9月并網發電,是國內商業運營的兆瓦級光伏發電項目;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裝機容量100MW,已于2009年8月并網發電,該項目是國內海上風電的*個示范項目,也是亞洲*個并網運行的海上風電項目。此次,世博園區將有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和城市未來館四個大型光伏電站接入電網運行,總容量將達到4.687MW,特別是主題館,光伏發電容量2825kW,是亞洲單體建筑Z大的光伏建筑一體化電站。
根據測算,世博會期間,上海并網清潔能源發電將達到146.4MW,其中風電139.4MW、光伏發電7MW,其發電量能夠滿足世博園區用電的30%,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約1200噸、氮氧化物排放約670噸。
這一戰略得到了堅定的執行,根據統計,自世博開始運營以來,截止8月下旬,已并入上海電網的清潔能源發電量已達到近5萬MWh占世博園區總用電量的26%以上,相當于二氧化碳減排超過4萬噸。這些數據充分反映了智能電網為“低碳世博”作出的貢獻。
2010年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年,國家電網公司也在今年發布了《國家電網公司綠色發展白皮書》,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成堅強智能電網。隨著堅強智能電網的建成,預計在未來的十年中將累積減排約105億噸二氧化碳,其中,2020年當年可減排約16.5億噸。
(三)智能電網昭示未來低碳生活
國家電網公司借助國家電網館展示的核心科技--堅強智能電網,演繹了和諧、美好的未來城市和未來生活。在這座頗具科幻感的建筑中,國家電網公司以“創新,點亮夢想”為主題,展示了自然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特高壓輸電和智能電網的創新發展、以及在城市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電力對優化資源配置、改善未來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據國家電網館負責人介紹,堅強智能電網與未來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存在以下密切關系:
1)首先,智能電網將有助于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風能、潮汐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都可以轉換成電能。但是,這些自然能源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大規模接入對電網穩定運行會產生一定的沖擊,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和建設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2)其次,智能電網將有助于解決能源分布不均衡問題:國家電網館展示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實現了“長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電力輸送。隨著向家壩至上海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于今年7月建成投運,上海一半以上的電量將來自于中西部地區的清潔能源,成為使用綠色電力Z多的城市。
3)智能電網具有快速自愈功能,一旦發生故障,可以迅速找到故障區域,在Z短時間內恢復供電。此外,智能電網也會讓電壓保持穩定,提升用電質量。
4)智能電網將帶來未來美好生活:首先,智能電網的建設將開創未來“多網融合,暢快溝通”的便捷生活;同時,智能電網可以實現對智能家電的用電信息和控制信息進行實時、遠程控制。目前,在上海的越富豪庭智能電網示范小區里,已經有100多戶居民超前享受到了智能家居帶來的便捷。另外,通過接入小型家庭風力發電機、屋頂光伏發電等裝置,實現電力雙向傳輸,既滿足家庭儲能和電網調峰的需要,又能夠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減少城市污染。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電動汽車充電站、充電樁的建設將全面展開,未來出行也將更加綠色、更加便捷。
再過一個多月,世博盛會即將落下帷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低碳”“環保”等理念將益發深入人心,我們也相信,作為“低碳世博”的*和踐行者,國家電網公司必將延續“創新,點亮夢想”的世博參展主題,全面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促進未來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未來更美好的城市和更美好的生活。
地址:上海市共康路1018號
: 200443
電 話:
傳 真:
手 機:
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