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我們要切實把節能減排作為加強宏觀調控、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堅持節能與發展相促進,開發與節約相協調,政府調控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抓好節能減排工作,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都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強化目標責任,調整產業結構,實施重點工程,推動技術進步,強化政策激勵,加強監督管理,開展全民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節能減排取得重要進展。堅持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確保“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實際行動。我們一定要堅持節能與發展相促進,開發與節約相協調,政府調控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一要大力推廣節能產品。這些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推廣節能產品,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譬如,由相關部門聯合組織實施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采取財政補貼方式,加快節能產品的推廣,提高了終端用能產品能源效率;福建省不斷加大財政對節能減排的投入力度,對符合節能要求的重點工程、節能*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按項目設備投資額10%至15%的比例補助投資單位,有效促進了節能減排工作的進一步展開;黑龍江省把公共機構節能減排工作納入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軌道,推動了節能目標的實現。這些做法及經驗,都值得認真總結。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廣節能產品,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繼續做好節能空調推廣工作和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工作。與此同時,各地還要積極鼓勵企業加強節能技術改造和關鍵技術攻關,發布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目錄,擴大能效標識和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實施范圍;全面實行政府優先和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認真落實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二要積極支持重點節能工程建設。要著力抓好重點領域節能減排,支持主要重點節能工程、重點行業煙氣脫硫、節能環保能力建設。要著力抓好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的節能工作,確保公共機構能耗指標不斷降低。與此同時,還要突出抓好對鋼鐵、有色、電力、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重點耗能行業和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企業的節能監管,確保“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形成20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大力推進節能發電調度,優先調度可再生能源和大容量、率的燃煤火電機組發電上網。
三要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對于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作用。我們必須多策并舉,努力做好規劃與管理能源利用效率目標、完善相關政策、加大對能源科技投入、鼓勵節能技術的研發應用、提供能源服務等各項工作。研究表明,根據現階段我國能源結構特點,加快研發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開發和循環利用技術,是解決當前能源與環境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我們要抓緊編制實施能源節約、替代和循環利用的科技規劃,認真組織實施,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在能量梯級利用技術、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循環經濟發展中的產業鏈接技術等重大關鍵技術領域取得新的突破。
四要健全完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金融、財稅支持機制。近年來,著眼于健全完善節能減排長效機制,各地區、各部門付出了不懈努力。比如,財政、金融等相關部委聯合制定了《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積極發展節能服務產業,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節能減排、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對于健全完善節能減排長效機制,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各地區、各部門要下更大決心、花更大氣力,進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和完善節能減排長效機制,著力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推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落實煤層氣發電、余熱余壓發電上網和價格政策。要積極落實國家支持節能減排的所得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加快實施資源稅改革。要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健全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金融機構貸款和社會資金積極參與的節能減排投入機制。要加強金融、財稅支持,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支持循環經濟技術研發、示范推廣和能力建設,支持節能環保技術及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發、示范推廣和能力建設,支持高科技、低能耗產業加快發展,支持運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與此同時,各地區、各部門還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地方各級政府主要領導、企業主要負責人應切實負起對本地區、本企業節能減排工作*責任人的責任。